<
    原先可汗留下他,是为了抵抗景朝军队,但是他觉得,他应该祈求长生天,不要反被景朝给吞了。

    否则若是景朝动手,等西征大军回来,自己的尸体早就被秃鹫给啃光了。

    邓盟在通知过周围藩属国后,就开始进行军演。

    其实这次军演主要是演给新疆各部落,周围邻国、鞑靼、瓦刺以及罗刹国看的,不是他们打不起,打不了,而是他们仁慈没有出手,若是有想法,尽管可以试试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罗刹国与鞑靼的战事,最后老天爷帮了一些忙,冬季时遭遇了极寒天气,整个欧亚大陆几乎都被埋入雪堆里,也减缓了鞑靼的前进脚步,加上鞑靼后续物资供应不上,最后在黑海附近驻扎。

    至于往回走,有些不现实,一是影响士气,二是景朝的军队还在阿拉山口守着,说不定就等着他们自投罗网。

    战事就如同冬日的寒冰,暂时僵持在这里。

    罗刹国知道,他们没时间等,是故他们打算联合其他归属神圣罗马帝国的公国、王国,一同反击鞑靼,若是他们不答应,他们也不打算拦着了,直接放他们过去,反正比起他们的苦寒的领土,鞑靼应该更能看上那些更加富饶、温暖的国土吧。

    说不定等鞑靼与他们打的两败俱伤,他们可以趁机捡漏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那些王国、公国确实被罗刹国这招给镇住了,同意一起反抗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年底,霍瑾瑜看着手中的战报。

    莫卧儿帝国、奥斯曼帝王、萨菲王朝、葡萄牙、西班牙……

    鞑靼现在宛如鱼群中鲶鱼,将整个欧亚大陆都调动起来。

    现在海外的各种粮食、药材还有棉衣、武器价格飙升,让不少人赚的盆满钵满。

    年底的税赋收入比往年高不少,尤其出口税,有了更多的钱,霍瑾瑜能将更多的钱投入各种建设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岁月如梭,一晃三年过去。

    欧亚大陆的战争还在进行,鞑靼与罗刹等国,目前还是打的有来有回,鞑靼比起三年前,实力削弱不少,奈何罗刹这边的联盟快要维持不住。

    霍瑾瑜觉得等到鞑靼与瓦刺退守回来,欧亚大陆的战争仍然不会结束,他们会接着继续打。

    昌宁二十五年。

    霍瑾瑜将霍月浅、霍云深扔进第一军事学院学习,引起朝野议论,许多朝臣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。

    呵呵……陛下难道以后还能让这两个小殿下去战场吗!

    然后,第二年,霍月浅、霍云深在军事学院待满一年,成绩优异,没等大家夸奖几句,霍瑾瑜就在朝堂上公布了要派两人去边陲历练三年。

    群臣顿时眼前一黑!

    大家纷纷呼嚎:“陛下,万万不可!”

    就是一开始欢喜霍月浅、霍云深进入军事学院上学的兵部也不赞成。

    陛下啊!您不能因为自己年轻时没经历这些,就折腾起两位殿下!

    第154章

    龙椅上的霍瑾瑜挑了挑眉,“为何不可!朕不想他们成为易碎的瓷娃娃!”

    众人急了。

    就算不想两位殿下成为瓷娃娃,但是也不能太过折腾啊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陛下,微臣以为,不如让两位殿下在京郊大营历练就行,边陲路远,实在不行啊!”

    “陛下,君子不立危墙之下!两位殿下是天下百姓的未来,而且年纪尚小,可不能随便将其送往边陲!”

    “陛下,请您三思!”

    “陛下,两位殿下要学习的是治国理念,而非兵事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请您莫要冲动,送往边陲历练是万万不可,若是有歹人趁机捣乱,到时候后悔莫及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不止他们,就连毅王、宣王也不愿意。

    宣王冷着脸道:“陛下,霍月浅、霍云深是您唯二的孩子,您就这般忍心将他们送到边陲受苦!”

    毅王抱拳苦口婆心道:“陛下,您若是想磨砺他们,如各位大臣所说,可以将其送往京郊大营,何必要送往边陲。”

    他打了半辈子的仗,知道边陲有多苦,即使现在日子好过了,但是还是不能忽视边陲的危险性,尤其霍月浅、霍云深还是小七仅有的孩子,若是有人想要利用他们伤害小七,小七到时候真是追悔莫及。

    他顺便看了看谢少虞一眼,见他面色淡定。

    想来小七是提前与他说过。

    宋致看着殿内的氛围,心中叹气。

    对于此事,少虞提前与他通过气,他自然也反对。

    因为两个孩子年纪有些小,这可是少虞与陛下唯二的孩子,若是将来在边陲有个好歹,怕是会引起大动荡。

    只不过,他怀疑陛下想将人送到边陲历练。

    是因为自从霍月浅、霍云深从十四五岁后,朝堂开始躁动起来。

    尤其霍云深身为男儿,就承受了更多的目光。

    毕竟十五岁在民间,已经算是长大成人了,甚至都定亲了。

    但是看陛下的意思,似乎并没有给他们议亲的打算。

    看来陛下是想给朝堂一些人吹吹冷风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霍瑾瑜环顾殿内,长叹一口气。

    众人内瞬间静了下来,目光灼灼地看着她。

    霍瑾瑜绷直唇角,“诸位,朕能与众卿稳坐朝堂,离不开边陲将士的拼搏和辛苦,他们用命保家卫国,身为朕的皇子皇女理应也去边陲磨砺一番,只有体验过边陲的水有多苦,风沙有多大,体会过严寒苦楚,才会知道太平的不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