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    轮到刘挽,刘挽还得自力更生,自己挣钱自己养兵,没钱还不敢提。

    “谁让你异想天开要练女兵?”霍去病才不会被刘挽拿捏住呢。分明是刘挽自己想要另辟蹊径,这才会让刘彻拿捏住她,不给她军需,就让刘挽自己想办法,无非想让刘挽知难而退。

    “女兵怎么了,女兵也不比你们男儿差?仗打到最后,管什么男的女的,只要能打仗就好。”刘挽有那么一点点的小心思是绝对不会跟任何人提起的,哪怕是霍去病。

    大汉朝可是封过女侯的,更不要说自大汉建朝以来,太后、公主屡屡出头,这个时代对于女性的约束有是有,却不及唐宋元明清后。

    身为女子,不会喜欢一直被男人压着,遵循着所谓的男尊女卑,一辈子得对男人卑躬屈膝。刘挽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到什么样的地步,但纵然只是很细微,很细微的提升女子的地位,让女人不必遭受太多的苦难,刘挽也觉得自己努力过,能够无愧于心。

    “想就去做,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,只管开口。”霍去病不过是随口那么一说,并没有责怪刘挽的意思,反而对于刘挽想做的一切,他从来都是支持的。

    刘挽等的就是霍去病这句话,道:“表哥练兵的时候帮我练一练。”

    此话落下,引得霍去病侧目以对,“你自己的兵让我帮你练?”

    “我又不能一天到晚待在军营里,不让表哥帮忙,那我得找谁。靠我自己,你看我忙成这个样子,得何时我才能练出一只属于我自己的兵。再说了,本来表哥就要练兵,带上我的兵一起练,怎么就不行了?”刘挽早就打定主意了,忙碌太多事情的刘挽,虽然要练自己的兵,但也得申请外援,再没有比霍去病更好的外援了。

    霍去病乐了,“你就不怕你的兵练到最后成我的了?”

    刘挽摆摆手道:“我们之间分什么你我啊。你的兵不也是我的兵,我的兵也是你的兵。要不是为方便行事,表哥以为我乐意亲自操这点心?”

    毕竟刘挽是女孩子,哪怕刘挽并不认为自己为女儿身有什么不对。一旦上了战场总有不方便的时候,所以得要训练出一支女兵,方便刘挽。

    “还是你考虑的周全。”霍去病一想也对。上了战场男/女之间总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。有一支女兵跟着刘挽就不一样了,不管是贴身照顾刘挽,亦或者是跟着刘挽,都要轻便得多。

    第151章 同归

    难为霍去病算是终于认可刘挽练女兵的事了, 刘挽再接再厉道:“帮我练兵的事?”

    “我答应了。”霍去病答应下,刘挽高兴的欢呼,连声道:“谢谢表哥。”

    盐的事儿刘挽随霍去病一道处理妥当,赶在过年前终于回到长安, 卫子夫的封后大典就在这几日, 值得让刘挽高兴的莫过于, 卫青也班师回朝。

    打了一场胜仗归来的卫青, 正好碰上刘挽也从东海而归,于城门前, 卫青受到百姓的夹道欢迎, 刘挽和霍去病瞧着卫青威风凛凛的模样, 并没有要去抢卫青风头的意思。

    倒是华刻在一旁道:“公主不进城?”

    “让一众将士先进城, 我们等一等。”刘挽望着卫青眼中的欢喜藏都藏不住,触及一众大汉的将士,也是肃然起敬,她是公主怎么了?对他们这些冲锋陷阵在前, 为大汉浴血奋战的将士们, 她敬之,礼待之。

    华刻一听刘挽都不着急,他好意思着的哪门子的急呢?

    别说,万千将士得胜归朝,匈奴,再不是那大汉不可战胜的存在, 大汉的士气是空前的高涨。

    等一众将士都进了城, 刘挽才不慌不忙的和霍去病进城。

    “将来我也要同舅舅一般成为大汉的英雄。”霍去病灼灼的目光一直落在卫青的身上, 哪怕看不见也舍不得移开眼睛, 末了冲刘挽宣告。

    “表哥一定可以的。”刘挽丝毫不认为霍去病会做不到, 恰恰相反,帝国双璧呢,这已然是对霍去病和卫青最好的肯定。霍去病一定会如愿以偿的成为像卫青一样的英雄。

    霍去病一眼瞥过刘挽道:“从小到大我说什么你就信什么。你怎么从来都不觉得我会做不到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引得刘挽不得不反问:“那为何从小到大,表哥无论我做的事在外人看来有多离谱,从来不怕我做不成?”

    “又不一样。”霍去病觉得那不同。他支持刘挽那是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,由着刘挽闹着玩,成了刘挽高兴,不成了他就在一旁安慰着呗,反正他是从不觉自己应该阻止刘挽。

    他的事就不同了,就连他的母亲也从来不认可他。他的理想,他的志向,一但说出,哪一回母亲不得泼上几回冷水,认为他不过是随口一说罢了,并不能够真做好。

    刘挽就不同了,从小到大,无论他说着什么样的梦想,有什么样的目标,刘挽都坚信他可以做到。

    “表哥支持我是因为就算我做不好,表哥也觉得无所谓,表哥宠着我,我懂。我相信表哥只是因为我相信表哥一定可以。”开什么玩笑,帝国双璧的功绩那是实打实的,不会有人觉得那能是假的吧。河西走廊,丝绸之路,要不是有他们开辟的疆域,能有这些?

    哪怕在后世已然过去千年,在他们之前大汉国土有多少,在他们之后大汉的疆域有多少,摆在眼前的事儿。

    不会有人觉得匈奴那样强悍的民族,既是有心南下对大汉不利,会突然转了性乖乖的退居漠北,把他们的土地让出来吧。

    国土面积无论是在哪一个时代都是用拳头打出来的。若非自身足够强大,打退敌人,一回一回歼灭敌人,断不可能达到开疆展土的结果。

    刘挽相信霍去病可以,不是因为她开挂的知道霍去病的战绩,也相信这样一个聪颖的少年一定可以凭本事扬大汉之威,成为他们大汉的英雄。

    霍去病深深的凝望着刘挽道:“放心,我一定会证明给你们看,我可以的。”

    不为了别的,只冲着刘挽相信他,刘彻也相信他,他一定会证明给他们看,他绝不会辜负他们的信任!

    “公主,快些进城吧。”华刻倒也不是有意打扰霍去病和刘挽聊天,大军已然进城,他们在这城门一侧也挺招人眼的。

    刘挽啊的一声,冲霍去病道:“我们加快速度,能在宫门前接上舅舅。”

    “走。”方才人太多,霍去病和刘挽一样,都不想抢卫青和一众将士的风头,只和一旁的百姓们一般,乖乖的呆在一旁望着他们进城,等着他们进城之后,他们再进。

    这会儿热闹已经过去了,受夹道欢迎入城的将士们也没办法迅速赶回皇宫,他们要是快一些,一定能在宫门前等到卫青。

    “我们走近道。”通往汉宫的路自然不会只有一条,刘挽提醒一句,也是想卫青他们众将士入宫,走的一定是大道,行吧,为了避免再碰上,他们走小道就是。

    霍去病以策马的动作回应刘挽。他们走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,等霍去病和刘挽抵达汉宫门前时,已然有人等在外头,见刘挽和霍去病他们回来,守着的人立刻上前道:“公主,霍公子,华公公,陛下正说起不知是卫将军先到,还是公主一行先到呢。”

    刘挽应一声,回头冲华刻道:“你先回去,我在这儿等着舅舅。”

    华刻应下一声,这就去见刘彻。

    自不必说,霍去病也是和刘挽同样的意思,等着卫青。

    是以,等一众将士回到宫门前,看到的人正是刘挽和霍去病。

    刘挽眉开眼笑的冲一众将士招呼,“诸位将军英勇善战,大挫匈奴,甚是英勇。”

    作为一个懂得人情事故的人,就算知道最大的功劳是自家的舅舅卫青,刘挽也不可能直接无视一干将士,直接的夸起卫青。

    随着刘挽这一番话落下,一干将士脸上的笑容越发真诚了。卫青给了刘挽一记赞许的眼神,真是个好孩子,知道凡事不可抢功。

    “舅舅此战英勇,去病佩服。”与刘挽不同,霍去病直接到卫青的面前,只一脸崇拜的望着卫青。其他的人,不好意思,入不了他的眼,一个个无功者,都是跟着卫青蹭功的人,不值得他看上一眼。

    卫青岂不知霍去病的性子,却也是拿了他半点法子都没有。

    霍去病这目中无人,只服强者的性子,都是刘彻养出来的,若说从前卫青还有心要纠正霍去病的态度,却在发现刘彻最喜欢的就是霍去病的直率,他能怎么办呢?

    刘彻是皇帝,他喜欢霍去病的张扬,就爱他一心只服强者这一点,只因刘彻要的就是这样霍去病,像极他的霍去病。

    如今的天下,刘彻也并没有服过谁不是吗?

    刘彻已然成为真正的帝王,这样的天下再也没有能够让他信服的人。天下群雄都不在他的眼里,也值不得他放在眼里。

    “你们既然回来了,我们一道去拜见陛下。”卫青是不想霍去病一张嘴得罪太多的人,说来刘挽最近得罪的人也相对多了很多。

    想到这儿,卫青又觉得头痛了。

    可是他又何尝不懂得,刘挽惠于万民,纵然得罪再多的权贵,那也必须为之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还得是霍去病更让卫青头疼。

    卫青嫌弃的瞥过霍去病一眼,无声警告。

    霍去病瞪大了眼睛,他是又做错了什么?值得卫青又不满了。

    “诸位将军请。”刘挽岂不明白卫青的忧愁,笑眯眯的同人相请。

    “长公主先请。”一众将士也不是糊涂人,刘挽对他们客气那就是客气,他们可不能真往前去。

    刘挽眼下已然进封为长公主,大汉朝因功而进封为长公主的在任皇帝的女儿,刘挽是第一个。

    好吧,刘挽也想起来了,她是长公主,她要是不走在前头,谁敢在她前头走。

    好的呢,她走吧,别在这儿耽误觐见刘彻的大事。

    一行人也不再多言,一道进宫拜见刘彻。

    不意外,刘彻已然在等着,刘挽和霍去病同一众将士一道回的宫,刘彻瞧得那叫一个高兴。

    刘挽解决的可是于国有利的庶务,卫青他们解决的是大汉的隐患,两相结合,纯纯是让刘彻可以高枕无忧,刘彻心情能不好?

    不过,跟在刘彻身后的朝臣们对比见着卫青都能有点好脸色,看到刘挽的那一刻,脸都几乎垮下来了!

    没办法,任是谁家里最大的经济来源都被刘挽给断了,都不可能给刘挽一个好脸色。

    最最可笑的难道不是,他们明明恨得刘挽咬牙切齿,偏又动弹不得刘挽。

    再一眼瞥见刘彻那嘴角都藏不住的笑意,真是越想越来气,越想越有心冲上去把这一对父女给撕了!

    可惜,他们不敢。一点都不敢。

    “父皇,陛下。”一众人纷纷同刘彻见礼,刘彻笑着答应着,伸手亲自将卫青扶起,刘挽的功劳有,刘彻也得先扶的卫青起来,比起家事,国事以为更重。

    “好样的卫青。”刘彻赞许一声,那是对卫青的肯定,卫青连忙谦虚道:“非卫青一人之功,而是众将士之功也。”

    刘彻闻之甚喜。底下的众将士们别管是不是真的有功,他们谁还能不乐意卫青提及他们?

    “你的功朕忘不了,众将士的功朕也忘不了。这是第二次。”第二次什么,在场的人都听得懂。大汉反击匈奴之战的第二次胜利,刘彻要的却不止于此。

    “朕希望我大汉的将士能将匈奴灭之。我大汉多年饱受匈奴进犯之苦,边境不安,国亦不安。朕要让大汉的将士踏平匈奴。”刘彻高声的喊出一番话,所有人都为之振奋,皆单膝跪下道:“踏平匈奴,踏平匈奴。”

    第152章 欣慰

    震耳欲聋的叫唤声响彻整个汉宫, 传出宫外。听到的人也跟着扬声喊出,莫说是一众将士了,眼下长安城内的百姓也随着这一声声高呼,都握着拳头回应起来, “踏平匈奴, 踏平匈奴。”

    大汉对匈奴之恨, 想到他们大汉多年的求和并不能换来真正的太平, 反而是匈奴一次一次的入侵。大汉的公主送去一个又一个,金银珠宝丝绸也从不间断送往匈奴, 依然不能为大汉换来真正的和平。匈奴, 欺人太甚。

    既然求和不可能为他们大汉带来真正的太平, 好的, 打吧。与其由着匈奴进犯抢他们的粮食物资,女人,男人,不如他们参军打匈奴!别管匈奴有多厉害, 一定要踏平他们。

    可以说, 为了自己的家人,没有什么是人不敢做的。

    刘彻的一声呐喊,喊出了无数大汉子民的心声,也将大汉的子民全都拢在了一起,让他们为着这同样的目标奋斗,前进。

    这一场庆功宴比起上次那必须得热闹得多, 只不过刘挽这回就不参与了。瞅瞅一个个朝臣看她那个眼神, 恨不得把她生吞了。

    虽然刘挽并不害怕, 那也不想那么一直让人盯着, 心里多少有点不得劲儿是吧。

    故而, 刘挽就跟刘彻申请,她困了,累了,她还是回宫歇着吧。

    刘彻自无异议。刘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,累了就回去休息。正好,卫子夫毕竟有孕在身,刘彻并没有将宫中设宴的事交给卫子夫去办,卫子夫此时应该在九华宫休息。

    那最好不过了,刘挽赶紧走,回去见卫子夫去。

    刘挽这一去那是好几个月,原本卫子夫的肚子尚不显怀,此时都已经很明显了。

    “娘。”刘挽一回来,卫子夫早巴巴的等着了,一见她立刻扶着腰站起来,急忙要迎刘挽。

    刘挽三步并作两步的小跑过来,扶着卫子夫道:“娘别急,您看我不是回来了吗?”